一部触底而来不及反弹的喜剧(antkind)书评-九游会j9官网ag登录入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七百多页的书其实讲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一个影评人看了一部制作时间为九十年、播放时间为三个月的动画电影,而他的人生也由此彻底改变。而书里涉及的议题却宏大而繁杂:性别和种族的平权问题,记忆和梦,现实和想象,衰老和死亡,什么是喜剧,亲子关系,时间的连续和离散,人生的悲剧感和孤独感,创作者和笔下人物的关系,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等等。其中还夹杂着对美国消费主义的讽刺,对总统特朗普的嘲讽,对电影工业的反思。当然,主人公是影评人,所以也提及了大量影片和导演(片单见)。
这本书虽然很长,涉及的问题也很严肃,但是阅读过程一点也不觉枯燥。这首先得益于作者荒诞的情节设计和幽默的叙述手法。比如一开始主人公b rosenburg开车从纽约去佛罗里达途中路过快餐店slammy's,在和收银员接触过程中自卑又笨拙,急于向收银员证明自己、留下好印象的心理描写。好笑之余又让我深感共鸣。比如b的七次观影大法,其中包括从后往前倒放,和把放映机上下颠倒观看。比如b经历大火在医院被医生割包皮整鼻子,把自己急于撇清的犹太人身份强化的情节(b对自己的名字非犹太人特有无数次的澄清也让读者很容易记住主人公的名字)。比如b回纽约途中灰狗大巴对订票超员的“紧急处理措施”——让乘客按照体重两两配对,体重轻的坐在体重重的人膝盖上。(更有趣的是这一点对美国人来说像天方夜谭,纯属虚构,但我们却在中学和大学有过不少经历。)比如b通过无数次掉进井盖的经历最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是考夫曼笔下的人物,只要对考夫曼的作品和能力稍有质疑就会被安排掉进洞里。比如b读书时通过书边上的笔记推断笔记主人的身份甚至幻想出一场爱情大戏,笑过之后觉得b真是太孤独了。比如最后b讲述自己曾在攀岩过程中(此处特意把mount baldy说成了mount bald,即秃头山,哈哈哈哈)从高空坠落跌进洞里四天内吃了三根脚趾才得以生还的经历,一方面和前文未来世界的蚂蚁看到自己的骨骸发现受过重创脚趾断裂照应,让人觉得还挺合理,另一方面又马上说自己掉进洞里的第十五分钟就因莫名的冲动吃了一根脚趾,荒诞滑稽让人忍俊不禁,而同时也表明b有个造物主,在受造物主支配,还点出了b的孤独(unseen),经历如此大的创伤竟然只是工作人员因其没有按时还设备才被发现。
当然书中也不乏对名导演的调侃。比如说星巴克是给傻人喝的聪明咖啡,是咖啡中的诺兰,以此调侃诺兰华而不实的炫技。而在未来世界(平行宇宙?)电影消亡时提到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时说的是robert de niro in the tv series taxi(罗伯特德尼罗在电视剧《出租车》中的表演). 另外scorseso(scor-say-so)还有wanderson 这些谐音梗也是让我至今难忘。因为我不是影迷,所以不是所有的梗都能戳中我,但这并没有给我的阅读过程造成太多的障碍和困扰。
作者对总统特朗普的调侃也是不吝笔墨。其中用了长于其他章节十倍的章节以总统爱上以自己为母本的仿生机器人来调侃特朗普的自恋。b进入了总统的大脑,惊奇地发现总统和自己的想法很接近,只是用词简单了很多。这段甚至发明了“特朗普体”,把特朗普夸大其词的说话方式推到极致,让我联想到他在总统大选时的很多发言哈哈哈。连特朗普的口型也不放过,做出吹口哨的动作而不吹口哨,太像snl的戏仿了。但这一段其实并不出彩,因为讽刺点都非常直白,少了很多精巧的构思,没有让人会心一笑的东西,有点像脏话骂人了。也可能是因为我看到这里时,特朗普连任已成败局,这段讽刺并没有戳中痛点,反倒有落井下石之嫌(当然写书的时候并非如此)。
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让我大为叹服。在阅读期间,我的梦境甚至一度比从前丰富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书最后根据电影的原理反推时间的性质。电影既然能通过视觉暂留让观众把离散的静态画面当成连续的动态画面,为什么时间不可以呢?如果我们的现实生活也其实是一个个静态的画面构成的呢?如果我们一直以为的连续的时间其实是由一个个相距1/24秒的离散时刻构成的呢?如果有人在我们视觉暂留期间沿着时间逆向而行,我们不是也察觉不到吗?
考夫曼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毫不留情。每当我觉得b的处境已经非常凄惨,应该峰回路转的时候,作者居然让b更加困窘。从一开始看了ingo惊世骇俗的举世之作之后,b的生活一落千丈,在大火中遗失了杰作且失忆,因此次事故而丢了影评人工作,女友分手,继而丢了学校老师的工作,失去了高档公寓,搬去局促的廉价公寓,又被合租室友逼得无家可归,靠住在心理医生家的袜子抽屉里过活。之后又不得不在ingo制作的陶人模型世界里躲避造物主的追杀。而重返人间后并未有所起色,b的生活已经被造物主所创造的复制人取代,更可悲的是即使杀了复制品,b也无法享受现世的生活,因为真正的他永远无法被周围的世界接受。再之后,b居然遭遇了世界大战,在末世的b终于回忆起遗失的电影,而即便如此,他也无力做出任何改变,只能任由自己滑向谷底。整个过程中,b在衰老,身材在萎缩,记忆在下降,体力在变差,对爱的需求的底线也在不断突破。直到全书的最后一句,i hit the bottom,才显示了b下行的人生终于结束,而整个故事也在最低点戛然而止。可以说,这本书是关于b不折不扣的一个悲剧故事,但其中又有太多喜剧的元素,正印证了文中借蚂蚁calsium之口对喜剧的探讨:喜剧就是人从远处旁观自己的悲惨经历,然后从中找出可以与之共存的方法。
不论是戏谑还是反思,可以看出的是考夫曼对电影至深的感情。一部伟大的电影,既是关于当下的,融入在主人公的思考、生活、和梦境中,也是关于未来的,关于人类的走向,关于观影人不曾触碰和经历的生活;既是主人公焦虑和渴求的对象,也是焦虑和渴望本身;既是主人公看到的和回忆出的,也是主人公未曾看到的、遗忘的、和被记忆篡改的。电影已经不限于造梦和复原物质现实,而成为了比生命含义更广的词。因一部电影,主人公搭上了整个人生,甚至人类的命运。还有比这更大的虔诚和狂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