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彬:《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第六章第一节读书笔记(祛魅)书评-九游会j9官网ag登录入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天演论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科学宇宙观,与中国本土的有机宇宙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而,借助天演论,中国知识分子有了更强的底气来对抗基督教的神创论。这是广大中国知识分子异常迅速地接受天演论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有机宇宙论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宇宙生成论而非神创宇宙观、泛神论的上帝观而非人格化的上帝观——帮助接受了天演论。反过来说,进化论这一最先进的思想学说、科学理论,被中国知识分子用来支持中国固有的有机宇宙观,至少在客观上有力地对抗了基督教自然神学中的机械宇宙观。”【257】不过天演论“无助于中国人继续把天当作一个惩恶扬善的神圣存在来信仰和尊奉”,二者存有本质上的差异:“宇宙的规律和法则(天¹)仍在,但已经转变为客观规律,与人世道德无关,也不再承诺福善祸淫的道德秩序。”【257斯宾塞和赫胥黎的进化论应称为宇宙进化论,社会进化论只是其一部分,“严复的天演论是斯宾塞和赫胥黎的宇宙进化论的一个中国版本。”【258】胡适以天演论流行为屡次战败后的棒喝,张则希望探求内在思想脉络。
【传统有机宇宙观与天演论的相似性】“斯宾塞和赫胥黎的宇宙进化论,实际上由达尔文主义及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构成。它既说明宇宙的起源,又解释生物物种的变异和起源,还从中推导出人类社会的伦理法则。”(宇宙过程)张洪彬指出,“晚清知识分子主要不是把进化论作为一种生物学说来接受的,而是把它看作一种宇宙观来理解和接受的。严复选择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主要就是因为他在意的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学说,而是一种新的宇宙观念和社会思想。”如“天演论”的“天”字,对是不是“以天演言宇宙一切法”的推崇(《〈严复集〉补编》,135页)【260】“天演”之“天”与传统中国“天道”之“天”一样,指的是整个宇宙(自然)。引史华慈和王中江,强调“进化论被译为天演论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宇宙观来接受的。不仅严复如此,对于清末民初的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进化论都是一种宇宙观。”【261】中国传统有机宇宙观和天演论的相似处,二者都主张:(1)万物源于某一非人格化的终极起点(星云说)【261】(2)从终极起点到纷繁复杂的万物之间,存在着演变、发展的过程(“演”与”《周易》的“易”一致);【262】引陈庆坤,进化论扎根的立足点思想上是变易观念的存在(3)演变、发展过程是有规律的,即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包括达尔文的“自然法则”,赫胥黎“宇宙过程”中存在“固定秩序”、“必然规律”,穆勒名学中“自然公例”【263】(4)变异/变易的动力和规则都来自内部,而非外在力量的干预,举(《〈严复集〉补编》,135页)【264】(5)都倾向于否定神创宇宙观,从而否定人格化上帝的存在【265】《严复集》1326页。[在严复的思维中,天演论作为一种宇宙论,基本是一种新版的“天道”“天理”。] 【267】举康有为、李大钊、熊十力以传统有机宇宙观接引天演论。【267-8】张洪彬化用魏源的名言,“师夷长道以制夷”概括严复引进天演论支持中国传统有机宇宙观,拒绝基督教神创宇宙观和机械宇宙观。【268】
【天道之蜕变(上)】“天演论的胜利却不一定是中国泛神论传统的胜利。”指出“天演论所理解的宇宙秩序本身是没有道德属性的,它不承诺保障福善祸淫的道德秩序”,扮演宗教信仰中的神圣存在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大打折扣。【268】《严复集》86页,对儒家宇宙论的不赞同,“天,天道(天¹)无善无恶,不能以善恶来言说。换言之,宇宙,宇宙秩序(天¹)本身没有任何道德特性。”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的相近论述【269】严复翻译加上针对自然神学目的论的论述,断然否定宇宙秩序有任何道德上的善性;张认为论辩对象不只是基督教的神义论,还有儒家的德性宇宙观念。见《严复集》第1369-1370页【270】“道固无善不善可论”,“推人意以为天意”(第1078;1370页)严复认为赫胥黎宇宙秩序没有道德属性的观点与老庄完全一致(第1370;1077;1108页)“严复以老庄之宇宙观来接引天演论这一科学宇宙观,并排斥儒家的德性宇宙观”,张认为这一定意义上印证了李约瑟道家比儒家更有助于科学发展的判断【271】“天者,有理而无善”(第1473页)不过虽然都认为宇宙和宇宙秩序无善恶可言,三者应对策略不同:(1)老庄倡导自然、无为;(2)赫胥黎对人事寄予厚望,以论理过程矫正和对抗宇宙过程造成的恶和痛苦,“赫胥黎所理解的宇宙秩序非善非恶,也不妨理解为既善又恶”【272】(3)严复站在岔路口,“他站在一个岔路口上。一条是老庄的路,主张放弃人为,完全服从宇宙秩序;另一条是赫胥黎的路,放弃从宇宙秩序寻求道德秩序的路径,转而寄望于人性之善。实际上,在这里,他既没选择老庄,也没选择赫胥黎,而选择了第三条道路——斯宾塞。”张洪彬指出,严复与老庄只是貌合神离,认为宇宙秩序无所谓善恶,赋予人的“性”也无所谓善恶(第1395页),赞同人为建立世俗道德秩序;但无善恶、是非分别心的人如何建立起有善有恶的道德秩序?赫胥黎的逻辑困难,严复拒绝赫胥黎的原初假定——人人生而具备道德意志(良心),批评赫胥黎把社会道德秩序归因于个人的天赋良心,有倒果为因之病【273】(第1347页)严复选择斯宾塞。
【天道的蜕变(下):斯宾塞与严复】斯宾塞那里,[个体的人之所以要联合起来组成群体,并不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意志(“心善”)的共鸣,而是为了要达成个体利益的保障(“安利”)。这种目的并不具备任何道德上的善性。根据宇宙秩序中生存斗争的原则,要成为强者,就需能结成群体(“能群者存,不群者灭”),从而就需要群体内部的团结(“相通感”),如此就会产生群体内部的道德秩序。在这个推理过程中,作为逻辑起点的宇宙秩序虽无善无恶,宇宙秩序赋予人的天性也无善恶可言,但是为了一个无所谓善恶的“安利”的目的,人们却可以发展出道德秩序来。]接近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认为这是世界祛魅、神圣存在被放逐后建立世俗道德秩序的主要路径之一【274】在张看来,[严复选择斯宾塞而非赫胥黎,并非为了证明“生存斗争”本身就具备道德上的可欲性。尽管宇宙过程中可以发展出道德价值,但是生存斗争只是宇宙过程中的一个客观事实,自身在道德上是没有善恶是非可言的。] 把严复所说的“群”理解为民族国家,生存斗争、弱肉强食是国际社会中的客观秩序,是一种客观的宇宙过程,不具有任何道德上的善性。[严复认定宇宙秩序、国际秩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个客观事实存在,这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宇宙秩序和国际秩序自身有任何可欲性、或者说是可取的,也就是说其中并不包括价值判断。但是这种无善无恶的客观秩序,却可以促使一个民族国家内部形成团结、进取的善性的道德秩序。【274】严复引进天演论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用它来引发国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激情和斗志。因而从天道推导出人道的逻辑架构仍在,只是天道改变了内涵,人道也相应地发生改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道推导出来的是一个国群之内的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天演论就以这样的方式把客观存在的、无善无恶的宇宙秩序(天道)与善性的道德秩序(人道)重新连接起来,这是天演论的巨大魅力。【275】]但天演论的流弊有:严复虽把生存斗争限定在国群之间(外竞),并不鼓励国群之内的竞争(内竞),但这种限定本身是脆弱的,无法阻止把生存斗争原则运用到国群之内;生存竞争在道德上被正当化。【275】